《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指导委员会年会暨大学生素质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1-12-14 供稿:主站 分享至:

  为更好的促进媒体与高校的合作互动,总结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工作,开拓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路,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主管部门与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支持下,12月8日下午,《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指导委员会年会会暨大学生素质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图文201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阮显忠、副书记胡晟、教育报刊总社书记仲立新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近三十所高校学生工作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大会伊始,我校党委书记阮显忠首先致欢迎辞,他说,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近日在东华大学实地调研时强调,高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是核心竞争力,上海各类高校一定要坚持特色。二工大在办学过程中,注重特色。在办学过程中,二工大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服务。《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与二工大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特别是很早就与我校学生部门合作,把《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阅读,并把报刊征订到学生家中,建立了报刊、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模式,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择业就业提供了信息和资源。
 


 

   阮书记还给与会者介绍了我校的校史校情。他说,今年上半年,我校作出了近期工作“突破提升、特色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努力,突破提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海新建本科院校评名列前茅,这是社会对我校学生培养的新认可。在充分肯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还要清醒看到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形成二工大学生的特色品牌。上海有60多所高校,规模不同,定位各异,但目的相同,那就是怎样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在这方面,各高校都有各具特色的做法。东方教育时报大学生周刊为高校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工作的水平与层次必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希望这种交流能够持续开展,通过这种交流,能够充分学习到各高校的创新思路与举措,真正让大学生受益。
  会上,我校学生处处长经晓峰做了题为“对焦社会行业企业标准,创新就业工作模式”主题发言,他对于社会对于“是否需要技术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解读,并介绍了二工大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海交大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处领导也分别围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分享了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的模式以及以《周刊》合作共建的成果做了主题交流发言。
  会前,我校还安排所有与会者参观了我校校企合作单位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学生处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