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4 来源:学习强国
说到“毽球运动”,相信每个二工大人都不陌生。陪伴我们整个大学时光的小小毽球,映射着学子们的激情与梦想。
在校期间,每位同学都会学习毽球体育课程,更有机会参与毽球有关的竞赛活动。
校园运动场馆内,插着彩色羽毛的毽球倏然过网,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传统体育运动带来的独特魅力。



毽花飞舞,人人都会踢毽球
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核心理念为引领,学校在育人过程中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自2007年起,学校把毽球运动正式纳入体育课程教学,通过体育课上的“课课练”和学生课余时间自主练习相结合等方式,使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学会踢毽球、都能参加与毽球有关的体育活动。

在毽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体育部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配备了完善的毽球教学设施,聘请了原国家藤球队教练担任任课教师。每年有近100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毽球专项体育课程学习,学生们通过毽球课程的学习和运动实践,了解了毽球运动的特点、系统学习了毽球技术,掌握了毽球运动技能,也体会到了毽球运动给人身心所带来的愉悦。

学校还将学生“健身毽球”的达标情况列入体育课程考核,每年全校约有6000多名学生通过“健身毽球”的达标考核。在此基础上,逐步增设 “健身毽球”“毽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公共选修课程。毽球课程已是学校精品课程,并于2016年建设完成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建设。
团结协作,“千人百队”赛风采
弘扬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千人百队”毽球比赛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体育赛事,从2009年举办至今已经十余年了。


每一届“千人百队”赛事启动后,各班先行举行预赛,在各学院预赛的基础上举行复赛,最后在全校毽球总决赛中,近百支队伍参与男女单人“一枝独秀”、男女混合“龙飞凤舞”、“团体接龙”比赛等赛项,在校园里营造着浓浓的运动氛围。


通过丰富多彩的毽球集体活动和团体竞赛,同学们不仅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也强化了他们的规范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挑战自我,小小毽球承载大大梦想
腾空一跃,凌空抽射,倒挂金钩,在二工大体育馆,这般的精彩动作每日都在上演,而为之付出大量精力与汗水的,正是二工大毽球队的师生们。





学校毽球运动队成立于2009年。运动队的所有要求都按国家队的标准执行:黑板墙报上全年计划、周训练计划、日训练计划一目了然;每次训练课所有队员服装必须整齐叠好,放在指定位置;训练中,不允许随意脱衣服,喝水,要服从教练的安排;必须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能训练……队员们在长期的训练中一次次挑战了自己的极限,超越了自我。在训练场地,耳边最常听到的,就是教练的大声鼓励:“不抛弃不放弃!”


小小毽球,累累硕果,十余年来,毽球队取得了多项备受瞩目的成绩:2009年以来,学校毽球队连续参加上海市高校毽球比赛和全国大学生毽球运动最高水平锦标赛,获得上海市多项第一名和全国前三名的好成绩。校毽球队受中国毽球协会委派,代表中国队参加“2013年匈牙利毽球公开赛”,荣获男子单人赛第三名、3人赛第四名的佳绩。近年来,学校毽球队代表上海市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与全国各界毽球队伍共同切磋,获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弘扬与传承,领略民族体育的多彩魅力
在开展各类毽球活动的同时,学校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理念和毽球运动所内蕴的体育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建设毽球体育文化,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一抹亮色。

学校面向学生多次开设“毽球运动与民族传统文化”等讲座;举行毽球特色体育运动摄影比赛和图片展览;建设“毽球体育文化”网站,连续多年开展网上“毽球知识竞赛”;组建“毽球社”学生体育社团,在学生自主开展的毽球活动中,充分领略毽球运动的魅力。

学校还成立了“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毽球分会”,以毽球分会为平台,进一步在全市推广毽球运动。

从2008年开始,学校先后为浦东新区、普陀区、长宁区部分中小学培训毽球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努力培养毽球运动专项人才;与曹路镇文化中心以文体培育为合作方向,让“毽球项目进社区”,在曹路培养了一批以健身、娱乐为主的老年毽球队,一支训练有素、有一定水准的青少年毽球队,通过合作交流,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推动了民族体育的传承,扩大了学校毽球项目的影响力。